王景新

發布時間:2019/05/25

  王景新


  現任發展中國論壇副主席
 
  浙江農林大學中國農民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
 
  中國名村變遷與農民發展協同創新中心首席專家
  浙江師范大學農村研究中心原主任

  中國農業經濟法研究會常務理事

  中國農村合作經濟管理學會理事

  中國(海南)改革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

  浙江省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

  浙江中國鄉村社會史研究會副會長。

主要從事:村域經濟轉型發展、農業經濟學、土地經濟學、合作經濟學、新型城鎮化研究。

先后發表:各類專著編著類、論文類文稿300多篇。

(1997.6.3~2003.4.6)

(一)專著編著類

       1、《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的世紀變革》40萬字,獨立。

2、《中國反貧困治理結構》35萬字,與遲福林、唐濤合作。

3、《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革與創新》33萬字,與遲福林、唐濤合作。

4、《中國農村土地使用權立法和制度安排》18萬字,與遲福林、漢斯塔德等合作。

5、《以產業開放拉動產業升級-中國加入WTO背景下的海南經濟發展戰略》,海南出版社
2000年10月第1版(書號ISBN7-80645-852-2/F.80)。本書為2000年度國家軟科學研究課題,海南省
社會科學研究重點課題、"十五"規劃研究課題的最終成果。本人承擔農業、農村發展課題組組長并
撰寫農業分報告。

6、《社會主義:20世紀的回顧與前瞻》李會賓主編,集體成果,本人承擔第十三章"通向社會
主義道路的多項選擇",計4萬字。

7、《WTO與中國經濟改革》(年度報告),王夢奎主編集體成果,本人與陳錫文合作承擔第二
章"中國加入WTO與農業改革和發展"。

(二)論文類

1、《集約農業與勞動投資分析》 論文,獨立。

2、《資本市場與國有企業改革》綜述,執筆。

3、《鄧小平創辦海南經濟特區講話十周年座談會綜述》 執筆。

4、《關于我院轉軌經濟研究的建議》 獨立。

5、《加快實現有效的反貧困治理結構的建議(20條)》政策建議報告,與遲福林、唐濤合作。

6、《中國轉型時期反貧困治理結構國際研討會綜述》,執筆。

7、《盡快實現農村土地使用權長期化的建議》 政策建議報告,與遲福林、唐濤合作,此《建
議》正趕在十五屆三中全會前,溫家寶副總理批示,"此件可存,準備黨校講話可作參考"(即后來
江澤民總書記1998年9月25日在安徽考察時的講話)。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段應碧的批
語是"起草十五屆三中全會《決定》時參考了此文,并直接采了'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
權'這句話"。該《建議》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第二期國別援助項目-"中國人力資源開發、區域和行
業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"第二年課題"農村土地政策研究"的階段成果。本人為課題執行負責人。

8、《站在歷史的關節點上──農村改革的反思》論文,獨立。

9、《盡快實現農村土地使用權長期化》 論文,執筆。

10、《中國轉型時期反貧困治理結構》 研究報告摘要,執筆。

11、《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與社會變遷》 論文,獨立。

12、《土地承包必須有法律保障》 論文,與遲福林合作。

13、《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》 論文,與遲福林、唐濤合作。

14、《研討會綜述》 執筆。

15、《農村土地權利的制度構造與法律保障》國際研討會論文,獨立。

16、《建立怎樣的土地使用制度》 論文,獨立。

17、《土地怎樣利用最有效》獨立。

18、《人本、產權和技術──王光興治廠經驗特色》,評論,獨立。

19、《日本農地制度及其借鑒》 考察報告,執筆。

20、《盡快制定農村土地使用權法──海南秀英、澄邁東方三市(縣、區)的調查》,與邢瀟宇合
作。

21、《法律保障是"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系"的關鍵--廣東、云南兩省農村土地經營管理立法
需求調查》 調查報告,獨立。

22、《China's Rural Reform-The "Rights" Direction》(農村土地使用權改革方向)論文,獨
立。

23、《美國的土地立法和土地政策》 考察報告,執筆。

24、《農地使用權長期化亟待法律保障》,與遲福林合作。

25、《海南瓜菜生產的地位、前景和出路》論文,獨立。

26、《展望海南農業區域經濟--與中國(海南)改革發展研究院王景新副教授對話》訪談錄。

27、《對海南農村發展的三條建議》獨立。

28、《中國農村土地使用權立法應著重解決的幾個問題--"農村土地使用權立法建議"論證研討
綜述》執筆。

29、《用法律和制度保障農民土地使用權利--中國農村土地使用權立法和制度安排國際研討會
綜述》執筆。

30、《農村土地使用權立法的建議(十五條)》執筆。

31、《關于制定農村土地使用權法的思考》論文,獨立。

32《農村土地怎樣才能有效配置》,論文,獨立。

33、《用法律和制度保障農民土地所使用權--對農村土地使用權立法的12條建議》,獨立。

34、《"并"出生存和發展的空間--天津市東麗區無瑕街"遷村并點"的行動》,對話。

35、《法制建設: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新階段--中國農村土地使用權立法和制度安排國際研
討會綜述》,獨立。

36、《日本農地制度沿革的特點--從分散到規模經營》,考察報告摘,與唐濤合作。

37、《改革:21世紀初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--21世紀初期中國經濟改革國際論壇綜
述》,與唐濤合作。

38、《新世紀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安排與法律建設》,獨立。

39、《Ten questions for 800 million people》(關于8億農民的10個問題)訪談錄。

40、《21世紀初期中國經濟改革亟待解決的十個問題》,與遲福林、唐新林合作。

41、《分離職能,開放市場--德意兩國的鐵路改革》,執筆。

42、《德、意改革略析》與歐陽莉艷合作。

43、《黑土地上的制度變革--黑農江省農村土地制度安排現狀調查》,獨立。

44、《海南經濟特區農業現代化若干戰略問題》,論文,獨作。

45、《一個全新的農村經營模式--瓊中縣公司化、基地化農業企業發展的調查》,論文,與吳
瓊武合作。

46、《網絡經濟與農產品市場化》,發言摘錄。

47、《促進非國有經濟參與中國基礎領域改革的建議(25條)》合作。

48、《十五時期海南"城鎮化"道路選擇》,論文,獨立。

49、《進一步穩定農村土地關系--完善農村第二輪土地承包制度的調查》,獨立。

50、《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對鄧小平理論的貢獻和發展》,論文,與王明初合作。

51、《土地流轉 別入誤區》,獨立。

52、《實踐"三個代表"必須堅持堅定不移推進改革》,與遲福林合作。

53、《農村土地承包中出現的5個問題》(十三省調查摘要)。

54、《新形勢下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尤為重要》,建議報告,執筆。

55、《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是一項基本國策》與遲福林合作。

56、《重視非國有經濟在西部大開發中的作用》,建議報告,與遲福林合作。

57、《俄羅斯的宏觀經濟形式》考察報告,執筆.

58、《善待外來工》,記者訪談,《海南日報》第二版,2001年12月2日。

59、《權益保護不得截留--關于四川農村土地制度運行現狀的調查》,與楊青松合作。

60、《經濟轉軌--俄羅斯還有很長一段路》,考察報告,執筆。

61、《婦女的土地權益不容侵犯》,與楊青松合作。

62、《關注農民土地使用權立法》與甘遠志合作。

63、《農民土地使用權立法再建議》,建議報告,與遲福林合作。

64、《俄羅斯、匈牙利農地改革和農村經濟轉軌》,考察報告,執筆。

65、《農戶經濟能力與西部大開發》,論文,獨立。

66、《增加農民收入需要新思路》論文,與遲福林合作。

67、《中國加入WTO與西部改革進程》論文,獨立。

68、《由國營農場走向社區農業--海南國營三道農場調查報告》,獨立。

69、《海南: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》論文,獨立。

70、《農業:從容應對、平穩過渡》,獨立。

(一)專著編著類
             《中國新鄉村建設叢書》一套5本125萬字,其中涉及本人的4本。

1、《現代化進程中的農地制度及其利益格局重構》,作者王景新,24萬字。

2、《鄉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崛起》(ISBN7-5017-6682-7/F.5392),作者王景新,25萬字。

3、《村域經濟轉軌與發展-國內外田野調查》(ISBN7-5017-6683-5/F.5393)作者王景新。

4、《明日中國,走向城鄉一體化》(ISBN7-5017-6686-X/F.5396),作者王景新、李長江、曹
榮慶等。

5、《中國新農村建設:理論、實踐與政策》,論文集,54萬字。

6、《中國農村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研究》,專著,詹成付、王景新合著33.3萬字。

7、《從傳統到現代--浙江農業農村經濟發展60年》,28萬字,王景新、車裕斌等著。

8、《農村改革與長江三角洲村域經濟轉型》,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"農村改革30年與長江三
角洲村域經濟轉型"。

9、《溪口古村落經濟社會變遷研究》,專著,21.2萬字,與廖星成合作。

10、《中國城鄉基層社會組織發展與管理研究》,21萬字,與魯可榮合作。

11、《村域發展管理研究》,24.9萬字,陳鳳榮、趙興泉、王景新合著。

12、《中國共產黨早期鄉村建設思想研究》,22.萬字,王景新、魯可榮、郭海霞合著。

13、《諸葛:武侯后裔聚居古村》,32.9萬字,獨著。

14、《民國鄉村建設思想史研究》47.6萬字,王景新、魯可榮、劉重來等編著。

15、《村域集體經濟:歷史變遷與現實發展》,國家社科基金2010年度(應用經濟學類)重點項
目"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有效實現形式研究"。

(二)論文類
       1、《由國營農場走向社區農業-"三道模式"的調查、分析與評價》論文,獨立。

2、《越南農村考察報告》考察報告(7200),執筆。

3、《越南農村改革和經濟發展考察》論文(4500字),2中1。

4、《中國農村婦女土地權利--意義、現狀、趨勢》論文(7000字),獨立。

5、《用"城鄉統籌"的戰略思想指導農村深化改革》,論文(5000字)。

6、《西部農村土地制度與農戶經濟能力》,論文(7000字),獨立。

7、《蘇浙農村土地制度重構的新趨勢》,論文(2500字),獨立。

8、《現代化進程中的農民土地權益保護》系列文章,獨立。

9、《鄉村現代化中的土地制度及其利益格局重構-對江蘇、浙江發達地區的調研》,論文
(7000字),獨立。

10、《"新三農"問題值得關注-對無地、失地、外出打工農民現狀的剖析》論文(3000字),獨
立。

11、《家庭經營制度走向何方》,論文(3200字)。

12、《鄉村工業化誘致用地制度及其利益格局重構--以江蘇、浙江發達地區為例》,論文
(8000字)。

13、《農地制度創新與家庭經營》論文(3000字),獨立。

14、《"新鄉村運動"轟轟烈烈--對蘇浙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土地制度的考察》論文(8000字),獨
立。

15、《全面小康初現長三角》背景報告(3000字)。

16、《長三角鄉村農地制度重構的新趨勢》調研報告。

17、《長三角鄉村工業化、現代化及其農地制度重構的新趨勢》,論文(8000字)。

18、《家庭經營制度的歷史局限和改革出路》,論文(3500字),獨立。

19、《城鄉一體化與'三農'新問題》,論文(7000字)。

20、《浙江省"十一五"時期推進城鄉一體化對策研究》,浙江省重大招標課題04ZDZB17階段
成果(16000字)。

21、《現代化進程中農民土地權益保護的現狀和趨勢--浙江農村問卷和實地調查比較分析》,
浙江省哲社規劃辦2003年度重點課題。

22、《東部農村轉型誘致農地制度及其利益格局重構--浙江、江蘇兩省農村調查報告》,浙江
省哲社規劃辦2003年度重點課題。

23、《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》,論文(8000字)。

24、《"新鄉村建設"的意義--寫在"中國新鄉村建設叢書"出版之際》論文(3500字)。

25、《小組織激活大產業--海南農民組織建設調查報告》調研報告(5000字),與本人指導的研
究生合作。

26、《我國村域經濟初現"三足鼎立"新態勢》,論文(3500字)。

27、《新書介紹<中國政府職能轉型的財政學透視>》,書評。

28、《浙江城鄉一體化的評價指標體系研究》,論文(7000字)。

29、《長三角現代化進程與"三農"新問題》,論文(4000字),獨立。

30、《中國新鄉村建設悄然興起--寫在<中國新鄉村建設叢書>出版之際》。

31、《中國農民組織建設的現狀與趨勢預期》,論文,與研究生倪建偉合作。

32、《在工業反哺的條件下,及時啟動中國新鄉村建設的建議》,建議報告,8000字,獨
立。

33、《免征農業稅后的農民負擔問題》,論文。

34、《我國鄉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的類型、特征和發展趨勢》,論文,4500字。

35、《長三角鄉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崛起--蘇浙新鄉村建設系列調研報告》1.8萬字。

36、《海南農民組織建設調查報告》(2.2萬字),與研究生倪建偉合作。

37、《現代化進程中的農民土地權益保護問題》,研究報告,3.5萬字。

38、《協調發展:村域發展戰略與政策》,研究報告,2.7萬字,課題主持人,與朱華友、車裕
斌、張根福、方湖柳等合作。

39、《工業反哺條件下的中國新鄉村建設》。

40、《鄉村建設的歷史類型、現實模式和未來發展》,論文,1.3萬字。

41、《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形態、范例、區域差異及應討論的問題》,論文,8000字。

42、《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民土地權益保護》。

43、《長三角村域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現狀評估與展望》,調研報告,2.6萬字,與車裕斌合
作。

44、《如何保證海南新農村建設資金?三農問題專家王景新認為--財政集體私人是三大財
源》。

45、《再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的歷史局限與改革出路》,論文,6000字。

46、《新農村建設:難題待解》,論文,3500字,民政部《中國社會導刊》。

47、《浙江師范大學王景新教授談浙江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--"成立合作社要以農民自愿為基
礎"》。

48、《新農村建設要培育和造就新農民》訪談(光明日報記者田永勝問、王景新答),1.2萬字。

49、《現代農業制度的意義和基本框架》,論文,900字,《農民日報》2006年12月15日。

50、《鄉村建設思想史研究脈絡》,論文,1.4萬字,國際研討會論文集《中國新農村建設的
理論、實踐與政策》,中國經濟出版社,2006年12月版。

51、《中國新農村建設的理論、實踐與政策國際研討會綜述》,1萬字,合作。

52、《農民土地使用權立法再建議(15條)》,合作。

53、《我國農村改革發展又一次處在歷史關節點上》,合作。

54、《農村土地制度創新與農民組織發展》創作于2004年4月22日。

55、《建立現代農業制度的意義和基本框架》,論文,3000字。

56、《城鄉一體化理論和實踐的新趨勢》,論文,6500字。

57、《新鄉村建設思想史脈絡淺議》,論文,13000字。

58、《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不能損害農民利益》,建議報告,4600字。

59、《保護遺落的文明》,論文,2500字。

60、《新農村建設中村落文化的保護與創新--以浙江蘭溪諸葛村為例》。

61、《再論鄉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的趨勢、問題及政策》,論文,7500字。

62、《只有郊區沒有鄉村的大上?!?,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史芳等采訪,3500字。

63、《合作社是有效維權載體――專訪浙江師范大學教授王景新》作者趙威。

64、《村域經濟研究取得新進展--<浙江典型村落經濟社會變遷研究叢書>發布》。

65、《村域經濟轉型與鄉村現代化――上海農村改革30年調研報告》,論文。

女人zozozo人禽交